欢迎访问航运圈--航运业综合服务信息平台!
航运圈资讯  >  内河航运资讯  >  内河航运船舶的锚泊设备安全使用与维护规范?
内河航运船舶的锚泊设备安全使用与维护规范?
2024年12月12日 12:48   浏览:2   来源:货代小哈哈

一、内河航运船舶锚泊设备安全使用规范

(一)抛锚操作


  1. 抛锚前准备

    • 环境评估:在抛锚前,船员必须仔细观察周围环境,包括水深、底质、水流速度和方向、附近船舶动态以及航道情况等。例如,通过测深仪确定水深,确保水深大于船舶吃水与锚链长度之和的一定倍数(一般要求水深大于锚链长度的 1.5 - 2 倍),避免锚触底后无法提供足够的抓力。同时,了解底质情况,黏土、软泥底质抓力较好,而岩石、砾石底质抓力较差。

    • 设备检查:检查锚泊设备的完整性和可用性。查看锚的外观有无损坏,如锚爪是否变形、锚杆是否弯曲等;检查锚链的连接情况,包括链环是否有裂纹、连接卸扣是否牢固等;还要检查锚机的运转情况,确保刹车装置、离合器等部件工作正常。

  2. 抛锚过程操作要点

    • 控制速度与位置:船舶在抛锚时,要控制好船速。一般来说,顺流抛锚时船速应控制在 0.5 - 1 节左右,顶流抛锚时船速可适当高些,但不宜超过 2 节。同时,要准确控制船舶位置,使锚能够抛在预定的位置。例如,根据航道标志、岸边参照物等确定抛锚位置,避免锚落在航道中央或其他禁止抛锚的区域。

    • 抛锚方式选择:根据水流、风向和船舶操纵情况选择合适的抛锚方式。常用的抛锚方式有首抛锚和尾抛锚。首抛锚适用于一般情况下的船舶停泊,能使船舶首端迎着水流或风向,保持船舶位置稳定;尾抛锚则适用于某些特殊情况,如在狭窄航道掉头或靠泊时辅助船舶操纵。

(二)锚泊期间注意事项


  1. 值班观察:船舶锚泊期间,必须安排专人值班,密切观察船舶的锚泊状态。值班人员要定时检查锚链的受力情况,通过观察锚链的松紧程度、方向以及船舶的位置变化来判断锚是否走锚。例如,每 30 分钟检查一次锚链的状态,同时注意观察附近船舶的动态,防止其他船舶走锚碰撞本船。

  2. 环境变化应对:当遇到水流、风向变化较大或者潮汐涨落明显的情况时,要及时调整船舶的锚泊状态。如果发现船舶出现走锚迹象,如锚链方向突变、船舶逐渐偏离原来位置等,要立即采取措施。可以先适当松出或收紧锚链,调整船舶位置,若走锚情况无法控制,则需要重新抛锚。

(三)起锚操作


  1. 起锚前检查:起锚前,再次检查锚机的运转情况,确保刹车装置松开,离合器处于正常工作位置。同时,要清理锚链孔周围的杂物,防止起锚过程中阻碍锚链的收放。

  2. 起锚过程操作要点:起锚时,要缓慢启动锚机,使锚链匀速收起。在锚链垂直之前,要控制好锚机的速度,避免锚链突然受力过大导致锚机损坏或锚链断裂。当锚接近水面时,要更加小心操作,观察锚的状态,防止锚碰撞船壳。

二、内河航运船舶锚泊设备维护规范

(一)日常维护


  1. 清洁与润滑:定期(至少每周一次)对锚泊设备进行清洁,清除锚、锚链和锚机表面的泥土、锈迹和杂物等。清洁后,对锚机的活动部件,如齿轮、轴承、刹车带等进行润滑,使用合适的润滑剂,如润滑脂或润滑油,确保部件运转顺畅。

  2. 外观检查:每次使用前后,都要对锚泊设备进行外观检查。查看锚爪是否有磨损、变形或断裂情况;检查锚链的链环是否有裂纹、变形、磨损,链节之间的连接是否牢固,如发现连接卸扣的销子松动要及时紧固;对于锚机,检查其外壳是否有损坏,各部件的连接螺栓是否松动。

(二)定期检查与保养


  1. 深度检查:定期(每 3 - 6 个月)对锚泊设备进行深度检查。这包括对锚的内部结构检查,如通过探伤检测等手段检查锚杆内部是否有裂纹;对锚链进行抽样检查,选取部分链环进行强度测试,检查其抗拉强度是否符合要求。

  2. 设备保养与更新:根据检查结果,对磨损或损坏的部件进行及时保养或更换。例如,当锚爪磨损超过一定限度(如磨损量达到原尺寸的 10% - 15%)时,要对锚爪进行修复或更换;当锚链的链环磨损达到极限时,要更换相应的链环或整段锚链。同时,对锚机的电机、液压系统等进行保养,更换液压油、检查电机的绝缘性能等。


航运圈资讯号
货代小哈哈
介绍
做一枚开心的小货代。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