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航行中的倾斜风险
当船舶稳性不足时,在正常航行过程中,受到风浪、水流等外力作用,船舶容易发生倾斜。例如,内河航道中常见的横风可能使船舶产生横倾。如果稳性不足,船舶横倾角度可能会超出安全范围,导致货物移位、船员活动受限,甚至可能进一步加剧倾斜。
船舶在转向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也会产生倾斜。稳性差的船舶在转向操作时,可能无法有效抵抗离心力,使得船舶倾斜角度过大。这种倾斜可能会使船舶的一侧甲板边缘接近水面,增加船舶进水的风险。
极端情况下的翻沉风险
在遭遇恶劣天气,如大风浪、暴雨等情况时,船舶稳性不足的危害更加明显。内河航道虽然相对封闭,但在洪水期或者强对流天气下,也会出现较大的风浪。稳性不足的船舶在这些极端情况下,可能会因为无法承受风浪的作用力而发生翻沉,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货物移位风险
船舶稳性不足会导致货物在舱内发生移位。对于内河航运船舶,常见的货物如散货(煤炭、矿石等)和集装箱等都可能受到影响。当船舶倾斜时,散货会向船舶的低处流动,改变船舶的重心位置,进一步降低船舶的稳性。对于集装箱货物,船舶倾斜可能导致集装箱的系固设备松动,使集装箱发生移位、碰撞甚至掉落水中。
货物损坏风险
由于船舶稳性不足引发的货物移位和船舶倾斜,会增加货物相互挤压、碰撞的可能性。例如,在运输易碎品或精密仪器等货物时,船舶的晃动和倾斜可能会使这些货物损坏,造成经济损失。
操纵困难风险
稳性不足的船舶操纵性能下降。在航行过程中,船舶对舵的响应变得迟缓,船员难以准确控制船舶的航向。例如,当需要躲避航道中的障碍物或者其他船舶时,船舶可能无法及时转向,增加了碰撞的风险。
碰撞和搁浅风险
船舶倾斜会影响船舶的吃水分布,导致船舶的实际吃水深度和位置发生变化。这可能使船舶在航道中偏离正常航线,增加碰撞河岸、桥墩或者其他船舶的风险。同时,船舶稳性不足也可能导致船舶在浅滩区域更容易搁浅,尤其是在内河航道水深变化较大的区域。
调整货物分布
当发现船舶稳性不足时,首先可以尝试调整货物的分布来改善稳性。对于散货船,可以通过船舶自带的平仓设备将散货均匀分布在货舱内,或者采用人工平仓的方式,使货物重心保持在较低且合理的位置。对于集装箱船,要检查集装箱的系固情况,重新调整集装箱的位置,将较重的集装箱放置在下层和船舶中部,以降低船舶重心。
压载水调整
通过调整压载水来改变船舶的重心和浮态。船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或减少压载水。例如,当船舶出现横倾时,可以在船舶较低一侧的压载舱注入适量的压载水,使船舶恢复平衡。但在调整压载水时,要注意船舶的载重能力和吃水限制,避免超过规定的限度。
降低航速
航速是影响船舶受到外力作用大小的重要因素之一。当船舶稳性不足时,适当降低航速可以减少风浪、水流对船舶的冲击力。例如,在有横风或者水流较急的航道段,降低航速可以使船舶更容易保持平衡和稳定的航向。
选择合适的航线和航行时间
内河航运船舶可以根据天气情况和航道特点选择合适的航线和航行时间。在风浪较大或者水流湍急的时段,尽量选择在避风的航道或者水流相对平缓的区域航行。例如,在洪水期,避免在河道中央等水流湍急的地方航行,而选择靠近河岸但要注意浅滩的区域,以减少水流对船舶稳性的影响。
发出求救信号
如果船舶稳性问题严重,有翻沉危险,船员应立即通过甚高频(VHF)等通信设备发出求救信号,向附近的船舶、港口或者海事管理部门报告船舶的位置、状况和危险程度。同时,要按照规定的遇险求救信号方式,如发射遇险烟火信号等,引起周围船舶的注意。
组织船员自救和疏散准备
船员要立即停止非必要的作业,关闭船舶上的水密门和通风系统等,防止船舶进水。同时,要组织船员穿上救生衣,准备好救生设备,如救生筏、救生艇等,以便在船舶翻沉无法挽救的情况下进行疏散。并且,要尽量保持船舶的平衡和稳定,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争取救援时间。
联系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