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河航道穿越城市区域时,为有效治理噪音污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船舶降噪措施
船舶动力系统降噪
对于船舶的发动机,可采用安装隔音罩的方式来降低噪音。隔音罩一般是由吸音材料(如吸音棉、泡沫塑料等)制成,可以有效吸收发动机运转时产生的噪音。同时,要定期对发动机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例如,及时更换磨损的零部件,调整发动机的气门间隙等,这样可以减少因发动机故障或老化导致的异常噪音。
优化船舶的螺旋桨设计。螺旋桨在运转过程中会产生空泡现象,这是产生噪音的一个重要来源。可以通过改进螺旋桨的叶片形状、采用新型材料或者调整螺旋桨的转速来减少空泡的产生,从而降低噪音。例如,采用大侧斜螺旋桨设计,这种螺旋桨能够使叶片负荷分布更加均匀,减少空泡噪音。
船舶船体降噪
在船舶的船体内部和外部铺设吸音材料。在船舱内,尤其是船员居住舱室和乘客舱室周围,使用吸音板来吸收和隔离噪音。在船体外表面,可以采用阻尼涂料来减少船体振动产生的噪音。阻尼涂料能够将振动能转化为热能,从而达到降噪的目的。
对船舶的门窗进行隔音处理。使用双层玻璃或者带有隔音密封条的门窗,能够有效阻挡外界噪音传入舱内。例如,双层玻璃中间的空气层可以起到很好的隔音效果,隔音密封条能够填补门窗缝隙,防止噪音泄漏。
二、航道设施降噪措施
护岸设施降噪
在城市区域的内河航道护岸采用吸音型护岸材料。例如,生态型的蜂巢状混凝土护岸,其内部的空隙结构可以起到吸音的作用。还有一些木质护岸材料,相比传统的硬质护岸,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吸收船舶航行产生的水波冲击声和船舶发动机噪音。
合理设计护岸的形状和坡度。较缓的护岸坡度可以使船舶航行产生的水波更加平缓地扩散,减少水波冲击护岸产生的噪音。同时,在护岸与水面接触的部分设置消能设施,如消力坎、消力池等,可以降低水波的能量,从而减少噪音。
航标等辅助设施降噪
三、交通管理降噪措施
船舶航行速度限制
根据城市区域内河航道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船舶航行速度限制。一般来说,降低船舶的航行速度可以显著减少船舶航行产生的噪音。例如,在居民聚集区附近的航道,规定船舶的最高航速为较低的值,并且在夜间或者特殊时段(如考试期间等)进一步降低航速。
设立限速标志和监测设备。在航道沿线设置明显的限速标志,提醒船舶驾驶员控制速度。同时,安装雷达测速设备或者视频监测设备,对船舶的航行速度进行实时监测,对于超速的船舶进行处罚。
船舶航行时间管理
四、城市规划与绿化降噪措施
城市规划布局调整
绿化降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