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河航运企业可以通过以下几种联盟合作方式来降低运营成本:
一、资源共享方面
船舶共享
多家内河航运企业组成联盟后,可以共享船舶资源。例如,在运输淡季,部分企业的船舶可能会闲置。通过联盟协调,将这些闲置船舶调配给有运输需求的企业使用。这样可以避免每家企业都为了应对旺季而过度购置船舶,减少船舶购置成本和闲置期的维护成本。
以长江内河航运为例,一些小型航运企业在枯水期业务量减少,其船舶可以出租给其他在该时期有特殊运输任务(如应急物资运输等)的联盟企业,按照使用时间或运输量收取一定的租赁费用,从而提高船舶的利用率,分摊船舶成本。
码头设施共享
内河码头建设和运营成本高昂。联盟企业可以共同使用码头设施,包括装卸设备、仓储空间等。比如,在某一港口城市,联盟企业可以协商轮流使用码头的起重机等大型装卸设备,减少每家企业单独购买和维护这些设备的费用。
同时,对于仓储空间,联盟企业可以根据各自货物的运输时间和库存需求,灵活分配使用码头仓库。例如,当一家企业的货物需要短期存储等待转运时,可以使用联盟内其他企业暂未使用的仓库空间,避免了重复建设仓库带来的成本增加。
信息系统共享
二、采购合作方面
燃油联合采购
设备及零部件联合采购
三、联合运营方面
联合航线规划
联盟企业可以共同规划内河航线。通过整合运输资源,优化航线网络,减少不必要的重复航线。例如,在珠江水系,几家航运企业联盟后,对从上游到下游的货物运输航线进行重新规划。
他们根据货物的种类、数量以及各港口的吞吐能力,设计了一条更加高效的联合运输航线。这条航线减少了船舶的空驶里程,提高了船舶的满载率,从而降低了单位运输成本。同时,联合航线规划还可以考虑与其他运输方式(如公路、铁路)的衔接,进一步优化综合运输成本。
联合市场营销
联盟企业共同开展市场营销活动。例如,联合参加内河航运展会,共同推广联盟的运输服务品牌。通过整合营销资源,可以降低每家企业的营销成本。
同时,联盟可以统一制定市场营销策略,如推出联合运输套餐,吸引更多的货主选择内河航运方式。比如,针对某一大型工业企业客户,联盟企业可以提供从原材料运输到成品发货的一站式内河航运解决方案,通过批量服务降低单位营销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进而获得更多的业务量,利用规模经济降低运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