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过程智能化:
机器人与自动化设备应用:越来越多的船舶修造企业引入机器人焊接、切割、搬运等自动化设备,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还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和安全风险。如大船重工等企业已广泛应用机器人进行船舶分段的焊接工作,焊缝质量和生产效率大幅提升4.
智能生产管理系统:利用数字化技术构建智能生产管理系统,实现对船舶修造全过程的实时监控、调度和管理。通过该系统,企业能够精准掌握生产进度、资源分配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提高生产计划的准确性和执行效率,如江南造船集团的生产管理信息化系统,有效提升了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
船舶产品智能化:
智能船舶研发:积极开展智能船舶的研发和应用,为船舶配备先进的传感器、自动化控制系统、通信导航设备等,使其具备智能航行、智能机舱、智能能效管理等功能。例如,中国首艘寒地纯电池推进绿色智能内河船 “领航之星” 交付,该船动力电池采用磷酸铁锂电池,具备智能航行和智能机舱功能,可实现船舶的自动化驾驶、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预警等15.
远程监控与运维:借助物联网、卫星通信等技术,实现船舶的远程监控和运维。船东和管理公司可以在岸上实时获取船舶的运行数据,对船舶进行远程诊断和维护指导,降低船舶的运营成本和停航时间。如中远海运重工等企业已开展船舶远程监控与运维服务,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技术支持。
服务模式智能化:
大数据与预测性维护:通过收集和分析船舶运行数据,运用大数据技术建立预测性维护模型,提前预测船舶设备的故障隐患,为船东提供精准的维护建议和维修计划,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船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智慧海事服务:打造智慧海事服务平台,整合船舶交通管理、海洋气象、港口服务等信息资源,为船舶航行提供全方位的智能辅助服务,提高船舶运营的安全性和效率。
绿色动力应用:
新能源燃料船舶研发:加大对液化天然气(LNG)、甲醇、氢、氨等新能源燃料船舶的研发和应用力度。这些新能源燃料具有低污染、低排放甚至零排放的特点,能够有效减少船舶对环境的污染。例如,9100 车双燃料动力汽车运输船的首制船正式命名交付,该船拥有 DNV 船级社的 “氨预留” 和 “甲醇预留” 符号,未来经过改装后还可以使用氨或甲醇等零碳燃料15.
传统动力船舶改造:对现有传统动力船舶进行改造,加装尾气净化装置、脱硫脱硝设备等,降低船舶的污染物排放,使其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要求。
绿色设计与建造:
环保材料选用:在船舶设计和建造过程中,优先选用环保型材料,如可回收材料、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涂料、无毒无害的保温材料等,减少船舶在全生命周期内对环境的影响4.
节能设计优化:通过优化船舶的线型设计、推进系统配置、能源管理系统等,提高船舶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燃油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例如,采用高效螺旋桨、节能型主机、智能能效管理系统等技术手段,使船舶在航行过程中能够更加节能、环保。
绿色修船技术推广:
污染防治措施加强:船舶修造企业在维修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如建设封闭式船坞、配备废气收集处理设备、设置污水处理设施等,减少维修作业对周边环境的污染7.
绿色修船工艺应用:推广应用绿色修船工艺,如高压水除锈、激光切割、无溶剂涂料涂装等,减少修船过程中的废弃物产生和能源消耗,提高修船作业的环保水平。
产业协同与发展:
产业链上下游合作:船舶修造企业与船舶设计单位、科研机构、设备供应商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强合作,共同开展绿色智能船舶技术研发和应用,形成产业协同创新效应,推动船舶修造业的绿色化、智能化发展。
区域产业集群建设:打造船舶修造产业集群,促进区域内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专业化分工水平,形成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共同推动船舶修造业向绿色化、智能化转型。
联系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