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基础设施衔接。在嘉陵江沿线港口建设铁路专用线和公路转运站。例如,在重庆某港口,修建铁路专用线直接连接到港口装卸区域,实现货物从船舶到火车的无缝对接。同时,完善港口周边的公路网络,建设宽敞、便捷的公路通道,便于货车进出港口,提高货物在公路与水运之间的转运效率。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将铁路、公路和水运运输企业的信息系统进行整合,实现货物运输信息的实时共享。货主和运输企业可以通过该平台查询货物的运输状态、位置等信息。例如,当一批货物通过嘉陵江内河水运航线运至港口后,铁路运输企业能及时获取货物信息,安排火车运输,同时公路运输企业也能根据货物的最终目的地,提前规划转运路线,实现多种运输方式的高效衔接。
统一运输标准。制定统一的货物包装、装载等标准,使货物在不同运输方式之间转换时无需进行二次包装和装卸。例如,对于集装箱货物,统一集装箱的规格和装载要求,无论是通过船舶、火车还是汽车运输,都能顺利衔接,减少货物在转运过程中的损耗和时间浪费,提高联运效率。
优化运输组织模式。根据货物的特点和运输需求,合理安排运输方式的组合。对于长途大宗货物,优先采用水运 - 铁路联运模式;对于短途、时效性要求较高的货物,采用水运 - 公路联运模式。例如,将从四川运往华东地区的煤炭,先通过嘉陵江内河水运至重庆港口,再转铁路运输至目的地,而对于在重庆周边地区配送的建材等货物,采用水运到港口后,由公路直接转运至工地。
联系客服
返回顶部